你為什麼需要知道這則新聞
頂尖語言學期刊《Lingua》的6名編輯及31名編委會成員,因不滿出版商Elsevier的訂價過高,又拒絕把期刊轉為開放式期刊,集體辭職抗議。事件引起對學術期刊過於昂貴而阻礙知識流通的關注,並獲學術界支持。
學術期刊的費用過高,一直為人咎病。記者George Monbiot曾批評學術出版商謀取暴利的方式,「令梅鐸(Rupert Murdoch)看起來像個社會主義者」。Monbiot於文章中指出,學術期刊的昂貴訂閱費用,甚至令大學圖書館65%的預算都用作訂閱期刊,以致只能購入更少藏書。
數學家Timothy Gowers亦曾發起聯署,杯葛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(Elsevier),反對以高昂費用限制資訊流通,有超過萬五名研究人員參與。愛思唯爾又以版權為由,限制期刊論文作者分享其論文,受到批評。
語言學期刊編輯集體辭職 另創新期刊
在上個星期,愛思唯爾旗下的頂尖語言學期刊《Lingua》整個編輯部——包括6名編輯及31名編委會成員——集體辭職,抗議愛思唯爾的訂價政策以及拒絕把旗下期刊轉為開放式出版。他們表示在辭職前,曾告訴該公司他們聽到來自不同圖書館的聲音,都對無法支付高昂訂閱費用感到沮喪。
萊頓大學(Leiden University)的Johan Rooryck教授在辭職前,是《Lingua》的執行編輯。他自1998年已開始參與此期刊的編輯工作,表示當時的價錢遠比現在可以負擔,目前的訂閱費用對很多圖書館而言實在過高,只能透過訂閱多份期刊去取得優惠——但就包括了很多用不着的期刊。
Rooryck質疑,包括《Lingua》在內的大部份學術期刊,刊登論文作者都是以公帑付薪水的教授,為甚麼讀這些論文時要被出版商以高昂費用阻擋?雖然辭職會使他失去愛思唯爾每年給予的5000歐元,但他表示每星期會為期刊工作兩三天,同樣時間去賣漢堡包會賺得更多。
愛思唯爾則表示,對於這些編輯辭職感到遺憾,他們將會完成至年底的合約,然後編輯工作會交予新的團隊。回應又指《Lingua》有開放閱讀的發表選項,容許作者以創意共享的條款發表論文。根據期刊的官方網頁,如果作者希望論文能免費閱讀,發表時需要付1800美元的費用。
辭職的編輯打算完成《Lingua》的工作後,創立新的開放式期刊《Glossa》。Rooryck不打算在這期刊中獲得甚麼回報,他表示純粹基於理念去參與此事。他除了不滿愛思唯爾的政策,亦認為批評適用於其他學術出版商。他指已經有同事跟其他期刊的編輯討論此事,希望其他編輯會跟隨他們,令語言學界可以成為學術界對抗出版商的榜樣。
學術界表示支持
美國公立及贈地大學協會(Association of Public and Land-Grant Universities, APLU)發表聲明,對《Lingua》一眾編輯的決定表示欣賞,並指「是時候更進一步去測試較便宜的學術交流模式」。
APLU表示,雖然不清楚《Linuga》編輯辭職的細節,但認為他們遇到的沮喪在學界並不罕見。學者、圖書館以及大學管理層致力於自由交流資訊及想法,當中越來越多人發現知識的傳播明顯受到阻礙。聲明最後指出︰「在大眾能夠在多個來源獲得訊息的時代,學術出版卻集中於少數並受限制的渠道」。
美國語言學會的執行總監Alyson Reed表示,雖然該會出版的期刊《Language》並非全面開放式發表,但訂閱費不高,每年只需要300美元,遠低於《Lingua》的2000美元。如果選擇開放式發表,費用為400美元,不及《Lingua》的1800美元四分之一。
Reed又指,雖然語言學教授們對於期刊的發表模式有不同意見,但在《Lingua》編輯辭職抗議一事上團結一致,站在編輯的一方。
- Language of Protest (Inside Higher Ed)
- Entire editorial staff of Elsevier journal Lingua resigns over high price, lack of open access (Ars Technica UK)
- APLU Statement on Resignation of Lingua’s Editors & Editorial Board Members in Protest of Elsevier’s Pricing Policies (APLU)
- Addressing the resignation of the Lingua editorial board (Elsevier)
- George Monbiot: Academic publishers make Murdoch look like a socialist (The Guardian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